7月9日,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第二十五届“祁连学术月”活动学术报告会。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卢大儒教授、常芳教授应邀作专题报告,学院师生200余人参加。

卢大儒教授围绕"遗传病基因治疗前沿进展",分享了团队在视网膜色素变性rd6小鼠模型中的基因替代疗法突破,展示了新型基因编辑系统Cj4Cas9在降低脱靶效应方面的优势。结合SpCas9蛋白结构解析成果,系统梳理了碱基编辑器在血友病、耳聋等单基因遗传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,并就临床转化难题与师生展开深入探讨。

常芳教授以"小肽调控花粉发育的分子机制"为题,系统阐释了植物生殖发育领域最新成果。她通过绒毡层门控转录因子DYT1与bHLH因子构建的"前馈-正反馈"调控网络,揭示了花粉壁物质合成的精准调控机制,并重点介绍了CLE19小肽作为"刹车信号"与受体激酶PXL1互作的分子模型。该研究为作物育性调控提供了新思路。
报告内容翔实、信息密集,既拓宽了师生学术视野、激发了科研兴趣,为科研探索与学术发展提供了思路方向;也带来前沿视角与研究资源,深化了对学术问题的理解,对提升科研水平与思维方式具有积极推动作用。